全災型智慧化指揮監控平台EDP發展歷程(2)
羅凱文
No pain, no gain
2017年1月30日晚上美國紐約的天氣很冷,天空也飄著棉棉的雪花,我跟老婆正在時代廣場散步,享受著難得的兩人世界。突然手機震動了一下,有新訊息了。拿起手機,點開同學群組一看,是一張派令照片,有著10來位密密麻麻的姓名,赫然看到「羅凱文,原任職務救災救護指揮中心 主任,擬任職務資通管考科 科長,生效日期106年1月20日」!台灣農曆年初三的這一夜,我的心情瞬間降到跟紐約街頭一樣的溫度,跟身體一樣瑟縮著。
原本以為指揮中心已經很忙了,想不到資通管考科更忙。業務範𤴆包含消防局全部、市府災害應變中心及29個區公所相關的防救災資通訊系統,同時還要承擔繁重的災害防救辦公室(災防辦)研考業務,初估業務量超過指揮中心有三倍之多!
進駐應變中心(Emergency operation center, EOC)也是勤務面的重點工作。EOC一級開設時,市府局處加上軍方、水電瓦斯電信公司等事業單位超過30個,每個機關各司其職,監控案件與所屬系統。小到調度抽水機組、移除倒塌路樹、處理招牌掉落、管制交通,大到停班停課、封橋封路、新聞發布、人命救助等。每個人在EOC的應變作業之中,跟龐大機器內的一個齒輪一樣,需要賣力地轉啊轉,才能讓整座機器順利運作。
嘗試以市府指揮官的視角來看。擺在眼前的是,除了大規模停水停電以外,同時間還傳出數起人員受傷受困的案件,再加上中央政府已發布土石流黃色警戒及淹水警報,還需要回應新聞媒體戲劇般的災害報導。如何在大量湧進、分佈各個區域的災害案件之中,短時間內做出決斷、超前部署、調度資源、搶救人命,儘量地降低災時民眾生活的不便?
當年的運氣非常旺!調到資通管考科不到半年,六月間就遇到二次豪雨成災,七月間也來個50年未見的雙颱海陸警報齊發的尼莎及海棠颱風(註3)。繁複的市府層級應變作業讓我大開眼界,不同以往大隊長指揮調度一個大隊戰力,也不同於指揮中心主任派遣管控一個消防局外勤人車,市府指揮官如何在資訊爆炸的災時,短時間內做出正確的決策?這個問號一直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有人能向左看,同時又向右看嗎?
新北市政府的災害防救,遇到的問題跟上面的狀況一模一樣,讓人想破了頭仍不得其解。
首先是新北市的災害很「難管理」。全球氣候變遷造成極端的天氣型態,讓颱風、豪雨與短延時強降雨造成積淹水的夢靨一直揮之不去,而超過3000個以上的坡地社區與256處土石流潛勢溪流,土石坍塌的威脅無法完全去除。此外,近幾年台灣十分關注的活動斷層-山腳斷層,就從樹林區往東北方延伸經過大屯山與七星山系,一直斜切至金山區,影響範圍涵蓋了整個大台北生活區(註4)。最後還有即將除役的兩座核電廠,核能安全向來都是歷任市長最關注的議題。如何面對城鄉區域的差異,潛勢多元的災害及符合400萬市民的期待,這是新北市所有災害防救人員的第一道難關。
此外,災害情資竟然愈來愈「難彙整」!這非常難想像,尤其是科技進步的台灣,而更難想像的是,這一切可能是努力、認真加上負責導致的。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地方機關,為了有效管理權責災害,大家不無卯足了勁開發各自的系統。
先談目前台灣防救災系統的科技化。中央政府層級內有關統合災害情資,以國家災害科技中心(NCDR)的天氣與氣候監測網(Watch)(註5)最完整,集各部會資訊之大成,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提供全台灣各地完整即時的天氣資訊與負責發佈地震等重要災害警特報(註6),而內政部消防署則提供客製化的防災資訊網(註7)。
個別災害部份,經濟部水利署提供淹水、水位及水庫警戒(註8)。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提供土防災監測與土石流防災資訊(註9)。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提供土壤液化潛勢圖資訊息(註10)。台電公司提供核電廠界幅射即時監測(註11)。還有許多無法一一列舉的部會系統。
地方政府也不遑多讓。以新北市為例,消防局自建新北市災害管理資訊系統(Emergenc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EMIS),管理民眾災時報案。水利局的雨水下水道地理資訊系統將下水道GIS圖資化。農業局建置九份地滑區監測資訊系統即時監控這個著名景點的地下水位。工務局山坡地社區智慧防災系統提供即時雨量與坡地警戒,還有新聞局新北有線公共監測平台(CCTV)及警察局e化天眼(CCTV)等,總計超過10000支以上可以進行在線查看各地災情。
資訊爆炸、跨平台作業的結果,在災情逐漸擴大之際,需要大量人力監控所有的系統,並整理出脈絡相關的情資,再提供給指揮官做決策參考。
最後,擺在指揮官面前的是厚厚的災害情資簡報,與落落長的災害案件清單。然而,眼前看到的跟聽到的,卻是更新的口頭報告。各種類型的災害情資又多又雜,大家卻又急巴巴需要指揮官做即時決策。若異地而處,試想一下,在資訊不足、時間緊迫之下,指揮官進行決策是件容易的事嗎?「難」決策不驗自明。
能讓一個正常人向左看的同時,又向右看的情境,出現在一部我喜歡的漫畫中:火影忍者!主角漩渦鳴人成功解鎖這個難題,並開發出S級忍術-風遁手裡劍。然而,現實生活中「難管理、難彙整及難決策」的三難情境,真的有解法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