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

斜槓消防員:管理/災防/智能科技(3)

 全災型智慧化指揮監控平台EDP發展歷程(3)

羅凱文

啊哈!原來是資料科學

資通管考科的日子過得忙碌又充實,一個「改變」的機會出現了,那就是主動報名並獲准參加行政院人事總處公務人力發展學院地方機關科長管理職能進階班。這個班不同以往單向授課的方式,有許多實際操作、體驗活動、參訪企業、角色扮演等多元課程設計。甚至還到臺中市青年高中進行高空設施體驗。


不得不提一下這個印象深刻的體驗。過關的條件非常挑戰人性!4人一組要爬上10公尺高的木桿,全組的人要站在不足0.5平方公尺的小平台上,最後奮力往外跳碰到2公尺外紅橡膠球,才算過關。一輩子都難以忘記,小平台上抖著雙腳、深怕夥伴—還有自己—向下墜落的恐懼,以及順利達成任務(並活下來)的成就感!


回到課程中,有一門實作課「資通訊應用創新」由謝翠娟講師教授的,是她開啟了我對於資料科學的認知。雜亂、格式不一的數據資料,可以透過資料清洗、整合及轉化,成為有意義的資訊。接著用視覺化將資訊轉變成人腦易於理解的圖表。


資料視覺化只是基礎,進一步可以透過資料探勘(Data Mining)將原本異質、不相關資料集群化成相關資訊。標準化的資料,最重要的是,是機器學習,乃至於人工智慧的寶庫。從講師引述的國內外運用資料科學成果,讓我真正體會到「資料就是黃金」的意涵。


然而,想要了解資料科學並能開發應用,要如何入門是最快的?沒錯,充滿黃金的寶山就在大台北區域。每年都會在這裡舉辦許多展覽、研討會及座談會。例如,台北市電腦公會每年的資訊月(IT MONTH)、台北市政府與台北市電腦公會舉辦的年度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Smart City Summit&Expo, SCSE)、中華民國外貿協會與台北市電腦公會主辦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及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AIoT Taiwan)。還有,含金量很高的座談會/論壇,如G0V Summit台灣零時政府雙年會、內政部的內政空間統計大數據研討會及智慧城鄉計畫辦公室的智慧城鄉主題式應用交流座談會等。


這些場合都有最新的資訊、主流的技術及優秀的廠商。我就好像是拿著採購清單逛超級市場一樣,到達現場就是迅速地搜集訊息及適合的廠商代表。此外,聽講時往前坐與問問題也很重要。在座談會或研討會,能上台演講及分享的人都是主辦單位篩選過的,一定具有三把以上的刷子。往前坐能跟主講者先做眼神與肢體交流,建立彼此的印象,而問問題更能俟機行銷機關名號與釐清心中疑問。經過幾次的參與和互動,我已經對資料科學的架構與應用了然於胸了。


因此,若在防災領域上同時解決「難管理、難彙整及難決策」的三難困境,最適的策略是開發一個「彙集各方數據,運用AI科技,呈現在跨載具的防救災資料平台」。實質的做法是彙整中央與地方所有的資料庫,運用視覺化科技與AI技術,到所有人都可以看的單一平台,並進行災情預測、情資預警及災情管理。參考了許多國內外資料後,我就將其命名為智慧防災資訊平台Emergency Data Platform(EDP)。


關關難過 關關過

系統開發首先遇到的是經費問題。在2017年11月底完成初版的工作規範書之前,EDP仍存在簡報加口頭報告的概念階段,但要轉化成具體數字的預算計畫書,這些粗略陳述是不夠的。因此,經內部討論,以EDP的核心架構出發,建立一個包含基本硬體規格與資料視覺化的互動式網站為估算的標準,得出新台幣380萬的概算。然而,在後來的詢商過程中有個插曲發生。


「科長,EDP的預算有少一個零嗎?」有一個廠商代表問我。「沒有,就是380萬,不是3800萬。為什麼你會這樣問?」我反問道。他回答我:「你們的需求跟中央機關一些標案差不多,但人家的經費動輒上千萬以上...。」


後來接觸多了後我才明瞭,這是廠商的話術。經費夠不夠只有一種方法得知,那就是實際投標的廠商家數。若有獲利空間,就有一般廠商來競爭。若沒有獲利但有未來發展性的標案,就有想取得先機的廠商來投標。但如果粗估有虧損但有機會實踐公司長遠策略,就會有具備遠見的公司願意競標。那這些公司去那裡找呢?


我認為最快的就是拿著採購清單上超級市場大肆採購。各種展覽會、研討會及座談會簡直就是聚集廠商的超級市場。我喜歡從台上的主題報告中,了解公司負責人的專業範疇與累積實蹟,順道問一至二個問題,觀察反應與看法,最後上去交換名片,簡介機關、職務與欲執行的專案。這樣子結識許多優秀的新創公司創辦人,以及經驗豐富的專案管理人員。


優質業者的參與代表執行力就定位,但是EDP的設計能跟的上時代潮流與科技發展嗎?


若要有接地般的實用性與符合資訊科技的未來性,就必須要政府機關、學術單位與研究機構共同參與才行。因此,陸續辦理幾場工作坊,邀集水利局、工務局、農業局等實務機關,台北大學及台灣大學等教們授及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研究人員,一同討論資料介接、預警發布、災害潛勢評估與災損預測等議題,充足EDP實務應用場域、解決方案可行性與導入智能科技各項必要的元素。


藉由產官學研各界的專業與經驗,讓EDP從雲端上虛無飄渺的構念,真正有機會變成現代雲端科技的實質服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